• 应用纪要

用于临床研究的血浆中5-氟尿嘧啶的分析方法

用于临床研究的血浆中5-氟尿嘧啶的分析方法

  • Stephen Balloch
  • Lisa J. Calton
  • Gareth Hammond
  • Waters Corporation

仅供研究使用,不适用于诊断。

摘要

本文介绍了一种临床研究方法,该方法在添内标(5-氟尿嘧啶-13C15N2)之后,对血浆样品进行液液萃取。

优势

  • 利用色谱和高选择性的质谱检测提高分析选择性
  • 宽动态范围(范围拓宽100倍)
  • 样品制备过程简单、经济,仅使用极少量的样品
  • 分析速度快

简介

5-氟尿嘧啶是一种抗肿瘤制剂,通过干扰脱氧核糖核酸(DNA)合成以及小范围抑制核糖核酸(RNA)形成抑制肿瘤生长。由于5-氟尿嘧啶代谢的个体差异非常大1,灵敏度和选择性俱佳的测定方法将有助于5-氟尿嘧啶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临床研究。

本文介绍了一种临床研究方法,该方法在添内标(5-氟尿嘧啶-13C15N2)之后,对血浆样品进行液液萃取。然后使用配备Waters ACQUITY UPLC HSS PFP色谱柱(2.1 × 100 mm, 1.8 µm)的ACQUITY UPLC I-Class系统进行色谱分离,所需时间仅为3 min,最后在Xevo TQD质谱仪上进行检测(图1)。

图1. ACQUITY UPLC I-Class系统与Xevo TQD。

实验

样品前处理:5-氟尿嘧啶认证参比标准品及其稳定标记内标(13C15N2)购自Toronto Research Chemicals(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)。使用购自Golden West Biologicals(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特曼库拉)的混合血浆作为替代基质制备标准曲线样品品。5-氟尿嘧啶的标准曲线范围为20~2000 ng/mL。使用相同的混合血浆分别制备浓度为40、350、750和1500 ng/mL的QC样品。 

样品萃取:向50 µL样品中添加5 µL 10 µg/mL溶于甲醇的内标(ISTD),旋涡混合30 s。加入500 µL含0.1%甲酸(体积比)的乙酸乙酯溶液,旋涡混合30 s,然后以16,100 g的离心力离心2 min。取400 µL上清液在40 ℃下氮气吹干。用75 µL 0.1%甲酸水溶液复溶后,在UPLC-MS/MS上分析。

液相色谱条件

系统:

ACQUITY UPLC I-Class (FTN)

进样针:

30 μL

色谱柱:

ACQUITY UPLC HSS PFP色谱柱

流动相A:

流动相B:

乙腈

进样针清洗溶剂:

80%甲醇水溶液+0.1%甲酸

清除溶剂:

流动相A

密封清洗液:

20%甲醇水溶液

柱温:

35 °C

进样体积:

20 μL

流速:

0.40 mL/min

运行时间:

3.0 min(进样之间间隔约 3.5 min)

梯度:

表1.色谱洗脱时间表

质谱条件

系统:

Xevo TQD

分辨率:

MS1 (0.7 FWHM) MS2 (0.7 FWHM)

采集模式:

多重反应监测(MRM)(详见表2)

极性:

ESI负离子模式

毛细管电压:

3.0 kV

离子源温度:

140 °C

脱溶剂气温度:

450 °C

驻留时间:

0.05 s(5-氟尿嘧啶),0.015 s(内标)

扫描间延迟时间:

0.02 s

通道间延迟时间:

0.01 s

数据管理

带TargetLynx应用管理软件的MassLynx软件4.1版

方法条件

表2.本研究中所用的5-氟尿嘧啶及其内标(5-氟尿嘧啶-13C15N2)的指导MRM参数。

结果与讨论

在上述色谱条件下,5-氟尿嘧啶与血浆中萃取出的同分异构干扰物(大约在1.1 min处洗脱)实现了分离。5-氟尿嘧啶的保留时间约为1.18 min。

图2. 5-FU (20 ng/mL)和血浆空白样的示例色谱图。

在分析5-氟尿嘧啶浓度高达10,000 ng/mL的血浆样品之后,未观察到系统残留。

分析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,该方法5-氟尿嘧啶的定量限为7.5 ng/mL(RSD < 20%,偏差< 15%)。 

精度评估试验设计为五天内每天萃取并定量分析四个不同浓度的QC样品(每个浓度五个重复样,n = 25)。研究中分析了各QC水平的五个重复样,以此评估方法的重复性。表3显示了四个浓度水平的5-氟尿嘧啶的总精度和重现性的RSD均小于9.0%。 

表3.5-氟尿嘧啶分析的总精度和重复性。

将高浓度和低浓度5-氟尿嘧啶混合样品按不同比例混合并进行分析,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4~2600 ng/mL的范围内呈线性。

本研究评价了血浆中含有低浓度(40 ng/mL)和高浓度(1500 ng/mL)5-氟尿嘧啶时的基质效应(n = 6)。低浓度下的基质效应因子为0.62~0.69(平均值0.66),高浓度下的基质因子为0.46~0.75(平均为0.65)。使用同位素标记的5-氟尿嘧啶内标可补偿观察到的基质效应,得到低浓度和高浓度下的基质因子分别为0.94~0.98(平均值0.96)和0.96~1.05(平均值1.02)。

通过测定添加了高浓度的内源性化合物(白蛋白、胆红素、胆固醇、甘油三酸酯和尿酸)和外源性物质20%脂肪乳剂)的混合血浆样品中5-氟尿嘧啶高/低加标(40 ng/mL和1500 ng/mL)的回收率(n = 3),评估了这些物质可能对分析造成的干扰。所得回收率范围为90.5%~110.6%。评估对乙酰氨基酚、氟康唑、5,6-二氢-5-氟尿嘧啶、酮康唑、伊曲康唑、甲氨蝶呤、苯妥英、泊沙康唑、尿嘧啶和伏立康唑对分析的干扰作用,得到回收率范围为91.8%~108.0%。导致回收率超出85%~115%范围的物质被视为干扰物。

血清外部质量保证样品(n = 6,范围100~2000 ng/mL)购自Asqualab(法国巴黎)。结果处于该方案的可接受范围内,平均偏差为2.6%。

结论

  • 本研究展示了一种为血浆5-氟尿嘧啶的分析开发的高灵敏度、高选择性的临床研究方法。
  • 此分析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快速、经济,仅使用50 µL样品即可使低浓度的(20 ng/mL)5-氟尿嘧啶达到足够的分析灵敏度,并表现出优异的精度。
  • 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,且未观察到系统残留污染。使用内标可充分补偿基质效应。
  • 此方法对于5-氟尿嘧啶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。

参考资料

  1. Fakih MG, Fetterly G, Egorin MJ, Muindi JR, Espinoza-Delgado I, Zwiebel JA, Litwin A, Holleran JL, Wang K and Diasio RB.A Phase I,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Study of Two Schedules of Vorinostat in Combination with 5-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olid Tumors.Clin Cancer Res.2010 Jul 15; 16(14):3786–94.

720006049ZH,2017年7月
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